因此为了川蜀的稳定,打掉这个神秘市场,便是徐庶在川蜀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必须要完成的工作。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呃,串台了,反正差不多也就是这个意思。想象一下,若是徐庶推行新政策,然后碰巧锦江水黄了些,然后就有人说黄龙翻身,妖孽现世,然后将这个问题指向徐庶甚至是斐潜,川蜀的百姓能够有足够的判断力去分清楚事情的好坏真假?
即便是到了后世,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民智之后,不是依旧是常常有被误导的?满腔愤慨慷慨激昂,结果连起因到结果,最后才发现全部都是假的,存粹是被有些人当猴子一样耍……
那么当朝堂遇到像是这样的情况怎么办?
把这些被误导的民众全数都砍杀了?
所以还是要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因此徐庶才留着广汉李氏的一条性命,借李氏这个口子,去撕扯川蜀学术派系,进而推行官学,收回教育主导权,以瓦解学术上的师学、家学的门户之见与妄诞之学的绵延,实现学在官府,使知识传承、人才培养、文史之作、议政和品鉴人物的政治与舆论活动,都处于可控状态之下,成为政权培养人才和压制益州豪强的措施。
这才是对着根下药!
否则野火烧不尽,光表面上杀几个人,诛几个族,转头过去,又有新的人顶替了广汉李氏的位置,长出新的草来,一样耽误庄禾收成,又有个毛用?当然如果李氏不愿意配合,或者说不能胜任,捏在手中的小辫子一扯,当即就可以收了其性命……
川蜀之中,因为长年累月下来的积累,比外界更为封闭的环境,导致了川蜀之内的阶级非常固化,士族就是士族,大户就是大户,普通百姓就是普通百姓,周边蛮夷也就是周边蛮夷,这一层层之间,几乎是没有流动的机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