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像是霉菌,越来越是腐朽。
斐潜看了看庞统,又看了看桌案之上,略有些沉吟着。
当下,或许也应该是到了改变一些事情的时候。只不过斐潜心中还是略有些忐忑,就像虽然知道自己是扔进去了酒曲,但是在没有开封之前,谁也不能一定确保经过时间的发酵,就可以成为美酒。
主公可是有心事?庞统喝下一盏薄酒,砸吧了一下嘴,将酒盏放在了桌案之上,轻声问道。
斐潜看了庞统一眼,微微点点头,说道:某欲重建史官行列……
史官行列?庞统对于这个新名词,有些不解。
史官。
似乎浑身上下都是浓厚笔墨的官职。
华夏上古时代,因为文字记载稀少,并且保存流传的物品也不多,所以对于在上古时期所采用的政治体系,往往只是流于推测,很难有具体实证,直至夏商周时期,因为有专门设立的史官存在,所以才有更多的资料保存下来,直至后世。
《周礼·春官》记载周王室设有五史。春秋时期,正式出现了所谓君举必书之语,更有分出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左史、右史等史官,分工明确。大史掌国之六典,小史掌邦国之志,内史掌书王命,外史掌书使乎四方,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汉承秦制,至武帝时置太史令,以司马谈任其职。谈卒,其子司马迁继其任。迁卒,知史务者皆出于他官,而太史不复掌史事,仅限于天文历法职掌范围。同时,汉代所不定专职著史的传统,也让后世许多封建王朝沿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