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后,因为其二人成功了,所以这种经济政策便被记载和沿袭了下来,哪怕是后来社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管仲和商鞅的经济政策依然是儒家之人所推崇的有效的政策,也是很多后来统治阶级心中念念所想的好政策。
管仲和商鞅的经济政策,就像是两份标准答案,明晃晃的悬挂着,只要抄一抄,似乎就能得到一个不错的分数,所以后世便多有人但凡是提及经济策略,便是将管仲和商鞅挂在嘴边,拿出来抄上一抄。
像这样的问题,即便是历史上的诸葛亮,都做不好,更不用说曹丕了。听曹操如此问,曹丕吭哧半天,最后憋出来一句,或可得之……
曹操摇了摇头说道:商君,就不提了……管公之策,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然若无齐桓公……哼哼……
管仲一生其实说起来比较魔幻。年轻的时候,管仲比较浪荡,做过商人,从过军,也当了一些官职较小的地方底层官员,旋即不久又被辞退了,成为了失业人员……
后来管仲便遇到了鲍叔牙,就有了那个词,管鲍之交,咳咳咳咳……
当初管仲做生意,和他合伙的就是鲍叔牙,并且很是大度,管仲多拿钱少出钱,鲍叔牙不以为意,甚至还举荐管仲,让管仲再次从一介平民,成为了辅佐公子纠的重要官吏。
结果么,管仲这人吧,有些为了目的不择手段。
做生意坑鲍叔牙,管仲自己少出多拿就不说了,在齐襄公要确定继承人的时候,也是丝毫不念旧情,为了帮公子纠,还专门去追了公子小白和鲍叔牙,私图直接刺杀公子小白,若不是小白机警装死,后来也就没有了齐桓公。
公子纠争位失败,管仲当然也受到了牵连,然后鲍叔牙对管仲是真爱,又再次举荐管仲给齐桓公,而公子小白也就是齐桓公会接受管仲吗?很显然起初也是接受不了,毕竟管仲曾经差一点杀了自己,但是在鲍叔牙的开导之下,后来才愿意见管仲,也才有后来的彻夜长谈,管仲复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