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12章战场之外 (8 / 10)

作者:马月猴年 最后更新:2025/7/23 2:08:04
        帐篷的布料,可以拿来卖钱,修补的木料铁钉,也可以卖钱,更不用说更好转卖的粮草用度了,旋即各种名目词汇不停的花样翻新……

        以至于到了后面的王朝,竟然前所未有的创造出各种新词汇,比如火耗、踢斗、飘没等等,甚至朝堂还默认了这其中的损耗,甚至在开始发出辎重的时候就将这一部分的消耗先行计算在内了……

        在古代华夏的封建王朝之中,权和利相互比较的时候,权明显的权重更多一些,有了权自然有利,重点是落在在权上,权是根本。这一点和资本主义社会则是不太一样,在资本主义国家之中,资产阶级往往是先有了大量的钱,进而觊觎更多的权来保障其利,亦或是摄取更多的利,其核心不管是当一地官员也好,或是勾结地方政要也罢,甚至是摄取什么代表国民的参议院众议院职位,其实更多的依旧是为了利。

        在封建王朝之中,贪腐是一种难以根除的现象,因为和权的联系太过于紧密了。官吏利用手中的权力,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强索他人财物,收受贿赂。侵吞国家财产,假公济私,以满足自己事实上永远也满足不了的欲望。

        虽然说在很多封建王朝之中,都特别制定出了贪腐的罪名,甚至还有像是明朝的扒皮充草的刑罚,不可谓不严厉,但是实际上贪腐依旧贯穿了整个的封建王朝,涵盖了所有的范围,从西周、春秋战国到秦汉、魏晋,从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史书中都记载了大量的各级官吏贪污受贿的事实。

        而且封建王朝越往后发展,贪腐现象以及腐朽程度便是越发的眼中,宋朝的包拯就曾言说宋朝官吏当中十有六七都是贪腐,而到了辫子朝,基本上就已经是全员腐败,然后极个别的清官凤毛麟角一般。

        诗有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於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故贪腐之吏,自古有之,然敛财之道,无非五途……山岚细细之中,斐潜看着天空,缓缓的说道,《礼》曰,用人之仁,去其贪。士元今任司直,当知贪腐之途,极难根绝,宛如稗草,应时时除之……

        以权强占,借律勒索,多为地方官吏所为是也,或因地偏,或通监察,勾结乡绅,搜刮民财……斐潜缓缓说道,此等为蚕食之辈,所利虽微,然则众也,日积月累,刮地三尺……

        其二,借赋税之机,行贪腐之事。或已有而重派,或私事而公派,或小事而大派,或暂时而久派。罪归公府,利归私人……此等之辈,皆为定食,上遮下掩,绵延千里……

        其三,兴修水利,军务开销,建桥铺路,皆为大项开销,原本利国利民之举,奈何皆为鲸吞之徒而肥之……西羌之患,拨款数十亿钱,实至陇右几何?大小地方,亲友招待,皆入公中。如今麾下兵卒众也,兵甲器具,粮草器械,越发靡费,呵呵,若说无人渔利于内,呵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