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93章胜者不胜,败者不败 (7 / 8)

作者:马月猴年 最后更新:2025/7/23 2:08:04
        邲之战,亦如是。晋军之帅,虽知不可以战,然战之……诸葛亮显然对于这些事情非常熟悉,说的时候如数家珍,临战之时,晋军无力驾驭跋扈之将,迟疑寡断,和战不决,临战不备,自然是受制于人,以致大败。此役毕,晋楚更替,楚得霸权,庄王一飞冲天,其鸣声远……然,楚国偏离中原,风俗礼仪多有异也,虽说楚得其霸,依旧不得长久,故有鄢陵之战……

        楚以汝阴之地许郑,以坏其盟。晋连齐鲁卫共讨之,楚以出兵而击,遇于鄢陵。诸葛亮说道,楚军故技重施,突进而袭之,却遇沼泽而不得进,错失良机。晋军分击左右,自晨而暮,虽说得胜,然国力已衰,其心亦异……将军之意,便是当下犹如晋楚乎?内有公卿争权夺利,外有吴齐等国窥视……

        晋国和楚国,算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冤家,其中相互争斗的战争一共打了十一次,大部分都是晋国获胜,楚国获胜的次数并不多,只有邲之战、北林之战而已,但是如果说这其中重要并且影响较大的战役,那就是斐潜和诸葛亮所说的这三场。

        尤其是鄢陵之战。

        虽然说这场战争最终以晋国以微弱优势取胜告终,但是战争造成的一系列不良后果随之而来,这也成了这两个霸主国转向衰落的一个标志点。战争的胜负其实早有征兆,对两国实力的损耗也有着多方面的、比较明显的原因。

        斐潜点了点头,说道:孔明果然明慧,知某心意。以史鉴今,方知轻重。昔晋楚之争,有国争,亦有士争……

        春秋战国时期,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就是各国之间,尤其是在晋国和楚国内部,旧贵族和新的士大夫之间,有许多的矛盾,各自有各自的算盘,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也是导致晋国和楚国相互争霸的时候一个重要的内因。

        外胜,而内败,终败也。内胜,而外败,亦败也。而内外皆胜,又何其难也……斐潜说道,故战之胜者,不为胜,战之败者,不为败也……

        诸葛亮沉默着,并没有立刻说一些什么,但是依旧看着斐潜。

        鄢陵一战之时……斐潜吸了一口气,然后想到了后世一些的类似的事件,不由得有些喟叹之感,楚国内部不睦久矣,将相攻伐,王士难衡,纷争不断,楚王束手无措,不得不寻利于外……

        将国内矛盾转嫁他国,这并不是后世国家才懂得的做法,至少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楚王就懂得玩这一手了。只不过这样做,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