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20章 众口难调 (3 / 8)

作者:马月猴年 最后更新:2025/7/23 2:08:04
        但是对于王粲来说,他自己一个人是挑不起这么沉重的责任的,那么骠骑将军斐潜,自然也就成为了王粲心中首选,而想要知道骠骑将军对于汉帝的态度,那么骠骑手下的这些统领兵权的大将是怎么想的,自然也就成为了王粲首先要观察的目标。

        王粲难道说不知道领兵进逼许县,寻机迎汉帝,这么大的事情,是肯定需要骠骑将军的首肯么?

        这一点,王粲自然明白,不过他同样也明白,太史慈是距离许县最近的实权将领,他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代表了骠骑将军的态度……

        当然,如果太史慈能够感兴趣,并且能和王粲讲述一些具体的事情,不管是对于迎帝计划的具体步骤的探讨,抑或是对于现在面临的困难等等,在王粲设想之中,都是一个好的表现,但是很遗憾,太史慈的态度非常的平淡,甚至连多说几句的欲望似乎都没有,在听完了王粲的建议献策之后,只是表示他自己知道了,然后又问了有没有其他方面的建议,旋即就表示他自己公务繁重,讲了几句客气话,便将王粲送了出来。

        礼节上,倒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王粲似乎觉得太史慈的态度过于冷淡,难道说骠骑将军也和曹操一样,表面上看起来遵从,实际上骨子里是要做权臣?

        抑或是……

        王粲决定,真的需要去长安亲眼看一看。王粲此刻认为,他不仅是代表了他自己,他还代表了天下有志于匡扶大汉的所有志士!

        所以当王粲离开的时候,并没有发现送行的杨修眼底里面的那一丝嘲讽之意……

        王粲在想着一些什么,杨修其实猜测得七七八八差不多了。但是如今的杨修,不管是和当年,还是和历史上的那个,都因为一些特别的经历,产生了一些区别。

        在这几年的风风雨雨之中,杨修认为纵然是勤王也好,清君侧也罢,就算是将天子接到长安,也无法迅速的振兴社稷,一个是现在大汉已经是四分五裂,各地诸侯肯定不会轻易放弃手中的利益,第二个是包括杨修自己,所有的诸侯都没有拿出一个明显可行的大汉改制之策……

        大汉的身躯,原本是有问题的,不该国策,不定新政,纵然能挽救一时,也从根本上解决不了问题。不改制,不修订国策,汉祚终究难以延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