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到了现在这个时候,绝大多数的身处于关中的士族和豪右,都没有意识到一场浩劫即将来临。
当然其实这还是依托了大汉朝的福……
和并州那种被胡人劫掠的苦寒之地不同,关中这一块区域虽然没有像冀州豫州那样的富裕,但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
整个汉朝的政策,到了现在已经走到了末路,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导致了黄巾之乱的诞生,但是大汉在勉强度过了这一道关卡之后,在汉灵帝时期,就已经无力再将朝廷的军队派遣到各地区围剿黄巾残匪了。
为了解决各地黄巾之乱的残匪,汉灵帝下诏允许各地的豪强地主自由招募兵卒用来抵御,这就导致了如今许多乡野豪右在坞堡之内积蓄了许多私兵的原因。
也正是这些私兵,让这些乡野豪右们有了一些不知名的底气,当然关中的这些人也不例外,也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坞堡。虽然在绝大多数的人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宗族,而不是为了造反,但是在这个时期,关中的大量人口,依旧依附在这些人的手中……
实际上在现在的汉代,总人口应该是在五六千万左右,然而在汉代朝廷官方的统计数据里面,却仅仅只有两千万左右的人口数量……
所以这些手中有大量人口和私兵的坞堡庄园主们,到现在还没有清晰的认识到时代已经开始悄悄的转变,依旧还认为从董卓到王允,再到李傕郭汜,甚至是到现在的什么西边的马腾韩遂,北面的斐潜,东面的杨彪,都只不过是朝堂之上的争夺而已。
在这些人观念当中,就算是这些人争夺的再激烈,到最后还不是要用到自己?否则田间地头的那些赋税怎么来?当然,战争么,必然也有一些倒霉鬼,但是只要那些倒霉鬼不是自己就好了……
大汉的根基腐烂了,有一些人隐隐约约意识到了,但是绝大多数的人却依旧没有察觉,这些人不仅是关中的这些士族豪右,甚至连未央宫中的刘协,也同样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
在未央宫中的刘协,每日清晨,只要是没有朝会,其实也没举办过几次朝会,李郭二人丧失了对于朝会的兴趣之后,就基本上不举行了,刘协就会拿着那一把董卓留下的长剑,在后殿之内挥舞劈砍,不到自己累得气喘吁吁不会停止下来。
只有握着这一把“中兴”之剑的时候,刘协才觉得自己是皇帝,也应该是一个中兴的皇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