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朝会,当胤礽将济世堂的规划娓娓道来时,殿中落针可闻。
他特意强调:“凡参与捐建的商号,皆可获''乐善好施''匾额,其子弟入国子监可酌情优待。”
此言一出,原本皱眉的几位大臣顿时舒展了眉头。
谁家没有几个待考的子弟?这分明是阳谋,却让人心甘情愿入彀。
散朝后,小狐狸蹲在毓庆宫的屋檐上,看着络绎不绝前来拜会的官员,尾巴愉快地摇晃:【宿主,这下济世堂要名动京城了。】
胤礽站在廊下,任秋风吹动衣袂:“这才刚开始。等京城济世堂运转顺畅,明年开春就在直隶推广。三年之内,我要让大清每个府城都有济世堂。”
金灿灿的银杏叶飘落在石阶上,仿佛铺就一条黄金之路。
远处,工部的匠人已经开始丈量地基,准备破土动工。
济世良方,终成国策;
仁心妙手,福泽苍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