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八百十六章 帝王尊严 (1 / 5)

作者:公子許 最后更新:2025/7/26 19:56:20
        第一千八百十六章帝王尊严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势力关系千奇百怪,实则只需遵循利益之述求便可轻易将纷乱的局势捋得清清楚楚,每一个人都有着符合自身之利益,利益决定立场,甚至决定一切。

        郎舅两人雪夜饮茶闲谈,对于当下局势有了极为清晰之剖析、判断,也默契的分配了各自的任务。一在宗室,确保宗室能够在骤变之后迅速回归安定,一在军中,确保无论局势滔滔山崩海啸整个长安乃至于关中都岿然不动。

        利益的力量是巨大的,在这股力量驱使之下朝局势必要有一个巨大的变故,不让那些隐藏着的东西爆发出来就会酿成更大的祸患,与之相比,短期内的动荡是可以承受的。

        归根究底,这是一场皇帝为了维系皇权专制而发起的战争,当李承乾决定为此而战,势必惊天动地、不可遏止,没人有资格劝谏他停止战争,只能被动应战。

        这是自皇权诞生那一日起便被赋予至高无上之权力而形成的强大力量,想要打破祂,就只能击败祂。

        *****

        现如今的李唐宗室,能够被称为“大佬”的有且只有一个人,那便是河间郡王李孝恭,看似其人已经逐渐交付权力隐居府邸,身为吏部尚书也不怎么前往衙门署理事务,公务大部分都交给吏部左侍郎处置,军机处若无要事轻易不肯涉足,兵部的“委员会”更是难得去一次,但无论是威望、资历都使得他在宗室内有着无与伦比的地位。

        但是在这一场宗室内部掀起的动荡之中,李孝恭的立场与态度却颇为暧昧……

        凌烟阁内,香火缭绕,李承乾负手站在堂中仰首看着一幅幅贞观勋臣之画像,指着位列第一的长孙无忌之画像,淡然道:“赵国公于国有功,但晚节不保,朕拟将其自凌烟阁撤出,不知叔王以为如何?”

        太宗皇帝生前,多次在人前赞誉长孙无忌之殊勋,言其当为贞观勋臣之首,并且其最高官职乃三公之“司徒”,当为第一、无可争议,只不过在太宗皇帝暴卒之时长孙无忌不清不楚,其后又发动关陇门阀叛乱、最终兵败自尽,毁誉参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