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仁泰见是刘洎,忙在马上抱拳:“原来中书令也在,此前未能认出,得罪了。”
刘洎正要说话,身后刑部尚书韩瑷站出来,指着郑仁泰喝叱道:“汝等奉皇命护守社稷、宿卫宫禁,如今宫内形势危急、陛下情形一概未知,非但不知入宫勤王救驾,反而阻拦吾等入宫探视,不知意欲何为?”
这话,等于指着郑仁泰的鼻子骂他谋反了。
不过他也的确有这个资格,其父韩仲良在高祖皇帝晋阳起兵之初便予以支持,且破家舍业资助军费,后来又一度担任大理寺卿,乃是开国功臣。
这还不算,其后在秦王李二与太子之争当中明确表态支持李二,并跟随李二身边征战四方、出力良多,乃是“潜邸功臣”、“从龙之功”,十足十的“帝王鹰犬”。
相比于郑仁泰这个原本忠于隐太子、且是隐太子连襟的“贰臣”,韩瑷自然底气十足,丝毫不将对方放在眼里。
刘洎顿时冒汗,赶紧拉了一把韩瑷,对这位虽然年岁不小、却始终存有一分“纨绔习气”的同僚着实无奈。
若在平常时候,莫说指责郑仁泰几句,就算冲着郑仁泰脸上吐口唾沫,刘洎非但不会怪罪,反而赞一句“真汉子”,可现在何等时候?
帝王危厄、社稷动荡之时,“兵强马壮者为王”!
越是局势混乱,就越是刀把子说了算,这个时候你若是激怒他,倒霉的只能是你自己!
关键你自己倒霉也就罢了,连累我们大家就不好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