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于陛下为了他不得不放低身段、将帝王尊严抛在一旁,去向房俊讨一个人情;愤慨于房俊身为臣子,居然在陛下面前咄咄相逼,果然有奸佞之潜质啊……
一旁的刘洎也觉得房俊过分,出声道:“学子叩阙请愿之事固然影响甚大,但尚在可控范围之内,真正导致局势恶劣的是有学子丧命,而这件事未必就是那么巧合,一经深挖,必定牵连甚广。”
不管学子丧命之事是否房俊暗中安排,但肯定另有隐情,绝不会是单纯的“情杀”,你房俊身为太尉、宰相,难道当真想要看到朝野上下混乱一片?
此前“昭陵案”、“李神符谋逆案”已经将大批宗室牵连进去,太祖皇帝留下的几支血脉几乎凋零殆尽,若是再因为一桩“承天门下杀人案”将朝臣牵扯进去一批,朝堂之上站立者尚有几人?
作为宰执天下之重臣,首要的不是什么真相、善恶,而是稳定局势。
稳定,大于一切。
否则,你这个宰相就是不合格,或者,别有用心……
李承乾投去赞许之目光。
他也觉得那个学子丧命非是偶然,极大可能是房俊对于此次事件之反击,一旦深究下去,即便牵扯不到房俊身上,也必然将其身边之人卷入其中。
你不逼着刘祥道辞官,我就不追究学子之死,相互妥协如何?
然后又看了李勣一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