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茂将笑笑,不以为意道:“学生不懂那些阿谀逢迎之道,心里怎么想,嘴就怎么说,大不了将来随同水师去往海外,租借了那么多土地、港口、矿山,总需要官员前去治理吧?天大地大,大有可为!”
房俊摇头叹气,颇为无奈。
这可是宰辅之才啊,难道要因为他而发生人生变故,不得不去往海外与番邦野人为伍?
岑长倩也道:“太尉勿恼,茂将之言看似鲁莽无礼,实则乃吾等书院学子之共同心声。书院看似乃陛下内帑所建,可陛下之内帑来自何处?还不是太尉您率领水师从海外赚回来!况且自书院成立之日起,太尉便殚精竭虑、全力维系,对吾等学子更是关爱有加,吾等之有今日,皆拜太尉所赐也。”
“太尉素来教导吾等‘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吾等谨记在心,谁将国家利益置于一切之上,吾等就听谁的!”
“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吾等固然忠君,但更爱国!”
诸多学子七嘴八舌,表露心迹。
房俊有些发愁。
书院的教导是有效果的,学子们明白了更多道理,知道不可“愚忠”,对君王之敬畏远不如对国家利益之尊崇,更懂得“乱命不可受”的道理,在国家与君王之间懂得如何取舍。
可以说,即便李承乾想要做一个昏君,也失去了支持他“乱命”的土壤,等到这些学子走入朝堂、执掌大权,没有几个人会没节操的“助纣为虐”,当政事堂里的宰相不再奉行“君王天下”之思想,一切以“国家利益至高无上”,那个时候才是避免“一人兴邦、一人灭国”之厄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