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俊双手接过文策,仔仔细细看了一遍。
文策之上,具陈此次科举取中之进士,按照各科罗列其上,首先便是进士科,北榜在上、南榜在下。
北榜之中,状元琅琊颜康成,其下邓州岑长倩、荥阳娄师德,此三人为“三鼎甲”,其次陇西李昭德、蒲州薛元超、博陵崔先意,辛茂将榜上有名,甚至还有狄仁杰……
南榜进士则少有认识,“三鼎甲”分别为萧恕、沈文建、谢文华……
将文策递给别人穿越,房俊问马周:“这个沈文建是吴兴沈氏子弟?”
马周颔首,略有感慨:“此等士族,的确家学渊源、底蕴深厚,纵然门第落魄,族中子弟亦是才学精深,只需一个机会便可出人头地、名噪一时。”
他是寒门出身,而寒门则意味着家族传承早已消散,对士族门阀难免又是羡慕、又是嫉妒。
房俊表示赞同:“吴兴沈氏确实底蕴深厚。”
天下之士族,大抵分为侨姓士族、吴姓士族、以及北地士族。
所谓“侨姓”,顾名思义,乃永嘉之乱、晋室南渡之时,距离南方较近,为了躲避北方战乱随晋室举族乔迁江南定居的士族,其最著名便是“王谢袁萧”,因其与晋室关系密切,晋室南渡之后依仗这些士族,使其陆续成为东晋政权之支柱。
“吴姓”则是江东士族之统称,世代居住江东,以“顾陆朱张”为首。
北地士族则是那些距离南方较远、迁徙不易者,只得在原籍谋求自保与发展,譬如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赵郡李氏、陇西李氏、范阳卢氏、渤海高氏、河东薛氏、京兆杜氏等,其中也有一部分房支也随晋室南渡,形成南北二支齐头并进的发展趋势,如京兆韦氏、太原王氏、闻喜裴氏、解县柳氏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