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房玄龄的爱护、庇佑,房谦在家中的地位便安安稳稳,谁也不敢轻视。
……
家宴的气氛很是欢快。
孩子们都很兴奋,又叫又跳的简单吃了一些,几个大的被嬷嬷带着去花园玩耍消食,小的也被嬷嬷送去房间睡觉,大人们围桌小酌,惬意的聊着天。
房玄龄道:“咱们家这种就餐方式很好,都是一家人,何必区分彼此讲究那些繁文缛节?在很早的时候食物匮乏,坐在一处分享美食便是最为幸福的事情。”
分餐制是贵族的标志之一,但是房家很早便取消了那些所谓的礼仪,一张大圆桌、各自坐着椅子,一家人聚在一处用膳,气氛非常和谐。
固然相比于当下士大夫阶级的礼仪有些离经叛道,但的确使得家庭成员之间消除隔阂、彼此亲近。
房玄龄虽然性格方正、温润君子,却绝非墨守成规、不苟言笑之辈,不仅与儿子们关系融洽,甚至时常与儿媳们聊上几句,既有长辈之教诲,更有亲眷之关怀。
否则任凭武媚娘如何惊才绝艳、才智高绝,又岂能在这样的家庭之中被委以重任、掌管家族产业?
某些方面来说,房玄龄非常开明。
卢氏便叹了口气,有些忧愁:“若是大郎一家也在,那就好了。”
房遗直受伤之后一直在华亭镇荣养,妻子杜氏与闺女都在身边,待到伤势好转,便又前往倭国。与当年身在长安之时的书呆子大为不同,现如今的房遗直与无数儒家学子一道奔走于倭国,心心念念将汉家文化传播于倭奴之地,使倭奴蛮夷沐浴华夏荣光,心甘情愿的成为大唐藩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