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千一百四十七章 府尹人选 (4 / 6)

作者:公子許 最后更新:2025/7/26 19:56:20
        诸位面面相觑,固然大多数人对房俊缺乏好感,但也觉得老者之言不无道理。

        毕竟“生子当如房遗爱”这句话早已流传开来,谁不想有这样一个文物并举、惊才绝艳的儿子来继承家业、振兴门楣?

        第三千一百四十七章府尹人选

        房玄龄好福气啊……

        听闻此言,于保宁也感慨起来:“所谓的世家传承,看似钟鸣鼎食、富贵绵长,但若是三代之内无杰出之子弟,那么家族也可以泯然众人了。咱们这些人家当年跟随孝文皇帝来到洛阳城,至今已百五十年,也曾尊崇一时、荣华富贵,可现在子孙不肖、人才凋零,怕是也没几年风光了。”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随同进入洛阳的鲜卑贵族绝大部分更改汉姓,皇族“拓跋氏”改为“元氏”,“万纽于氏”改为“于氏”,“步六孤氏”改为“陆氏”,“纥豆陵氏”改为“窦氏”,“拔拔氏”改为“长孙”……

        鲜卑人彻底汉化,融入中原,无分彼我。

        那也是鲜卑贵族最为兴盛的时代,高官显爵、大权在握。然而等到隋文帝一统天下、定都大兴城,局势便有所变化。原本的鲜卑血脉开始逐渐分化,一部分进驻关中、陇右等地形成“关陇门阀”,一部分依旧留守洛阳,彼此之间固然有血亲,但利益上已经有所区分。

        时至今日,所谓的“洛阳世家”看似门阀林立、数之不尽,实则大多都可归于两种:一种是两汉遗留下来的望族,一种是鲜卑贵族。

        洛阳城这些已经逐渐感受到衰落的鲜卑贵族对于中枢营建东都的感受很是复杂,一方面他们乐意于重新回到政治中枢,另一方面却也顾忌接踵而来的激烈竞争。

        没有杰出的人才,拿什么去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