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浅白了一些,不似“枢密院”那般文雅,倒也的确“顾名思义、一目了然”。
河间郡王、吏部尚书李孝恭看了诸人神色,启禀道:“陛下,如今裴怀节卸任、返回京城,不知应当如何安置、授予何等官职?另外,虽然魏王殿下坐镇洛阳营建东都,但河南府尹一职却不好长时间空缺,应当择选合适之人前往赴任,一则稳定河南局势,再则也能更好配合魏王殿下。”
虽然裴怀节进入“委员会”,但其本职职务却并未授予,与制不合。
民部尚书唐俭捋着胡子,慢悠悠道:“越国公自然是要在这个‘委员会’之内的。”
军制改革是房俊提出的,增设这个“委员会”也是房俊之建议,然而到了现在大家或有意、或无意,推举这个推举那个却始终无人提及房俊……
房俊微笑着向唐俭颔首。
唐俭耷拉着眼皮谁也不看,低头饮茶。
李承乾道:“这是毋庸置疑的,纵然不说,也缺不得越国公。”
可若是当真始终无人提及,房俊总不能毛遂自荐吧?
等到朝会之后,会否以“诸事既定”而将房俊排斥于“委员会”之外?
而让李承乾意外的是,提及房俊的不是崔敦礼、不是马周、甚至不是李孝恭、不是李勣,而是唐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