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炎抵达御史台之时,已经接近申时,寻常衙门已经下值,但是御史台这种衙门整日里接收举报、审办案件、弹劾官员等等事务无尽无休,只要不是休沐之日,往往要到酉时皇城落锁之时才会下值。
来到门口递上名帖,言明有要事求见御史大夫。
门口的官吏见到名帖上“裴炎”之名,便客气的让他稍等,而后入内通禀。裴炎就读于“弘文馆”,受到当朝数位大儒的褒奖推崇,名气很大,这样的人跑来御史台告状,官吏自然不敢怠慢……
未几,官吏返回请裴炎入内,御史大夫果然予以接见。
裴炎随着书吏入内,没有进入正堂,而是左拐之后路过一间间灯火明亮的房间,至东侧最后一间值房前止步,书吏笑道:“上官特意叮嘱郎君来后无需通传,可即刻入内。”
裴炎年级虽轻,却也不是没见识的毛头小子,平日在弘文馆往来皆官员、勋贵,阅历不浅,躬身施礼相谢,而后整理衣冠,昂然迈步进入值房。
此时天色依然接近全黑,值房内燃着灯烛,一人正在对着门口的书案上埋首案牍,案头高高一大摞奏疏、公文,便是旁边的地上也摆放着一垛一垛,使得整间值房仿佛都堆放在文山案海之中。
裴炎前行几步,距离书案三步处停下,一揖及地,恭声道:“弘文馆学子裴炎,见过上官。”
“哦,”
书案之后的刘祥道这才抬起头看了一眼,应了一声,而后重新埋首案牍。
裴炎未曾听闻叫起之言,只能保持躬身作揖的姿态,好半晌之后腰酸手麻,正犹豫着是是否刘祥道忘了自己,而自己是出言提醒一声为好,还是干脆直接起身合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