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与萧瑀对视一眼,前者颔首道:“郢国公公忠体国,实乃朝臣之典范,这等时候依旧愿意以大局为重,孤甚感欣慰。与郢国公之道德风范相比,二郎实在是太过意气用事,相距甚远。”
宇文士及心中暗叹,市里坊间皆传闻这位太子殿下胸无大志、天资平平,且缺乏捷才。但是这从这句话,便可看出还是有几分口才急智的。
这话听上去好似在夸赞他,可却拿他同房俊相比……诚然,房俊威重天下、名满大江南北,可世人皆赞其“才”,有谁会颂扬其“德”?那厮不仅私人作风一片混乱,悖逆人伦夹杂不清,做事风格更是霹雳手段、蛮不讲理。
一个人若是沦落到与房俊相较道德,那么这人的德行实在也高不到哪里去……
不过宇文士及也不生气,明白这是太子对于刚才自己以退为进达成的优势展开反击,遂微笑道:“此事暂且放在一边吧,正如刚才宋国公所言,一切还需更多的证据才能予以定案,想要殿下身为国之储君,也不至于徇私枉法,包庇臣下……今日前来,微臣只是代赵国公问您一句,若是您主动退位让贤、昭告天下,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前半句话还温煦和气,倒了后半句,却陡然露出峥嵘。
节奏之变幻,着实令人错愕……
萧瑀正与插话,却被李承乾摆手制止。
李承乾坐直身驱,一双眼睛目光灼灼的盯着宇文士及,缓缓道:“看来郢国公还没有弄清楚和谈之基础,唯有关陇解散军队、放下武器,此番和谈才有继续之必要。孤身为储君、国之正朔,受命于父皇金典册封,岂能于逆臣胁迫之下狼狈退位?若是那样,孤如何于天下仁人志士交待,如何于父皇交待,如何于江山国祚交待?此事,断无商谈之必要。”
堂内,气氛骤然紧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