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走时,谢氏抱着年仅七岁还懵懂的儿子,一句一句认真的告诫。
“记住,无论如何,好好读书。”
范仲淹无疑是聪慧而好学的。
但是那时的他不明白为何要考取功名,为何不能如其他兄弟一样在家陪着娘亲。
十六岁那年,范仲淹坐在醴泉寺的窗畔,仍旧一事无成。
同年,十四岁的晏殊在皇帝面前一鸣惊人,踏上了青云之路。
二十二岁那年,范仲淹在某一次回家时,已然鬓生华发的谢氏平静的叫住了他。
范仲淹一愣,“娘?”
谢氏将一切都告诉了他。
“你已然及冠,接下来的路如何走,需得多多为自己筹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