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看着苏轼手里厚厚的一叠纸,有一刹那觉得有些头晕目眩。
纵然是方才殿前对答的学子,也多数是口述由天幕记载,只粗粗提出了些框架。
可苏轼手中这一叠,显然绝不只是什么框架,而是切切实实的可以落实的制度政策啊!!
这恐怕是当真全然量身定制,所费苦心,甚之远矣!!
仁宗见这一幕,颇有些慨叹。
“子瞻在‘制策’一科,可是我朝绝无仅有的三等啊。”
【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唯吴育与轼而已。】
而苏轼之制策,更甚前者远矣。
场中很静,漫天帝王都多少听见了仁宗的那句话,一时间,看向李隆基的视线更是添了一抹微妙的嫉羡。
切,谁看不出来苏轼是为了他偶像李白!!
苏轼这厢侃侃而谈,李隆基一边激动的翻阅策论,一边儿认真的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