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关键的一点,是揣摩到这点的大臣,无不能看出刘谌这是在给天子谋势,天子同意了,这仗是必然要打的。
虽说打与不打,天子至今都没有表态。
但透过对一些决断的态度,其实是能猜出一二的。
被召至御前的文武,那都是朝中重臣,到他们这一层次,看待问题的角度,跟朝中多数大臣是不一样的。
对于东吁这一仗,多数人的想法是倾向于打的。
想法相同,但立场不同。
孙河他们就不说了,对于能对外征伐之事,身为武将,考虑的永远不是别的,是能有仗打,这样他们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
对东吁这一战,内心格外强烈的,正是孙河。
其迫切需要一场仗,还要是大胜仗,以此扭转天子对他的看法,毕竟仅靠一些小举措,就想扭转想法,这是不现实的。
这也是为何刘谌提及所想时,孙河会有那反应的原因,因为孙河担心这样一搞,影响到天子对东吁的震慑。
而刘谌,就更不用提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