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修行的一部分,受不了这个规则的,大可以归隐田园顺便写一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只要相信其中有真意,不用辨他也能大逍遥。
只是大逍遥是有区别的,就像傻驴明明都是傻驴,有的肥有的瘦一样,王玉楼追求的不是一碰击碎的大逍遥,在他看来,那更接近于一种头埋沙子的装鸵鸟行为——人各有志嘛。
王玉楼此行,先在红灯照拿到支持、确认要价的成果是可依仗的,后于梧南州还还债、拜码头,然后再去西海结算胜利果实。
最后,便可以顺势带着胜利果实,拿着大势在全仙盟为变法提速。
在王玉楼的判断中,现在,他已经过了需要担心变法太顺利把自己变死的阶段——情况变了。
这就和不能说莽象证道金丹前气吞天地、证道金丹后唯唯诺诺是作者没活了硬吃自己的书一样,博弈的环境就是这么复杂,金丹仙尊层次的对抗中,青蕊都能碰一鼻子灰,节奏那么快的斗争,哪有什么永恒不变的真理。
适应节奏,利用节奏,创造节奏,然后获取现实性的胜利,这就是王玉楼正在做的。
它和王氏都在秘传中,主动调动敌人的行为,引导敌人的预期,在底层逻辑上也具有一致性。
斗争的手段无非就那么多种,沿着行为的脉络上升到形而上的理念层次,底层逻辑上的重复是正常的,不影响其可用性。
这种波涛之下的博弈与拉扯同样凶险,能凶险到灭仙域明明还没开战但已经输的投都难投,能凶险到神光乖乖回仙国然后入了毕方的大胃袋,能凶险到王玉楼一个修为、资历、见识、实力、势力都不如莽象的莽象弟子把莽象逼得必须立刻背叛仙盟跑路的地步。
至于王玉楼来西海的另一个目的,即加强战备,这个就复杂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