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郁一咬牙之下,用手势招呼着了三十来个弟兄,跟着他悄悄地借着废墟的掩护,向着那一个半塌的木屋摸了过去。
留在原地的黄逸之,带着剩下的十五六人,根本不顾身上弹药的消耗。
还有在密集的子弹,甚至是炮弹招呼下的巨大威胁,对着当面鬼子拼命地开火了起来;希望用有限的人力,打出足够的火力来。
于是一些场面和结果,就顺理成章一般地出现了。
比如说在他们手中,绝对算是最强火力的一挺捷克式轻机枪,在正常作战之下顶多打光一个弹匣,立刻就要重新转移位置,
以免被鬼子主抓,集中火力给打掉了。
可是为了尽可能吸引鬼子注意力,在打光了一个弹匣后;机枪主射手稍微迟疑了半秒,就在嘴里喊出一句:
“快,换弹匣。”
听到了这样一句后,副射手本能间就要说点什么,可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用着最快的速度帮忙换上一个弹匣。
事实证明,两人的迟疑都相当有道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