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培育的超级杂交稻,一次次刷新产量纪录,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小麦、玉米等主粮作物的自主选育品种也不断推陈出新,不仅具备高产、优质的特点,还在抗病性、抗逆性等方面表现优异,有力保障了国内粮食供应的稳定。
其实北疆如今的小麦种子都是自己培育的。但是因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没办法在国内推广。
刘能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可以拯救世界的人,但他也知道,他是军垦子弟,这个“垦”字,就注定要做些什么。
众所周知,现代进口种子多采用分子育种、基因编辑等前沿生物技术培育,其遗传物质的改造精细且复杂。
比如一些转基因种子,通过将特定抗虫、抗除草剂基因嵌入作物基因组,这种基因编辑技术需要专业设备与精准操作。
此外,种子还可能经过特殊处理,如包衣技术,外层包裹的不仅有营养物质,还有抑制种子萌发或改变其生长特性的特殊成分,让普通农户或机构难以通过简单种植留种实现复制。
他们为保护研发成果,进口种子多受严格知识产权法律保护。
以孟山都为例,其培育的种子申请专利后,在全球许多国家都受到法律保护。
若未经授权私自留存、繁殖种子,就会面临高额罚款甚至刑事诉讼。
这种法律限制从根源上杜绝了随意复制进口种子的行为,即便有人掌握复制技术,也不敢轻易触碰法律红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