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大部分人眼里,这地就是自己家的,而他们跟兵团人的区别,就是他们有地,而兵团人没有。
而军垦城目前的土地,连承包制都没有了,都是农场,而且大部分种的都不是粮食,那满地奇形怪状的中药据说都是给制药厂用的。
还有那大片的高粱,都用来酿酒了,反正ym县的百姓,没看到军垦城的土地还有种粮食的,万一有灾荒咋办?
当然,有这种观点的人,大部分是上了年纪的人。年轻人则早就沸腾了。
从军垦城成立开始,县里的年轻人就已经开始找各种理由不种地了。
他们或者在军垦城打零工,或者做个小生意,近水楼台先得月吗,咋也比那些外地来的人要超近一些。
如今有的生意做的不错,在军垦城买房子了。有的在企业干的很好,也有了单位的福利房,而近在迟尺的曾经的家,已经被他们放弃了。
当然也有一部分高不成低不就的,工作不出色,生意也做不来,只能一直打零工维持生计,就算这样他们也不愿回家种地,因为付出和收货不成比例。
孙大壮就是这个圈子里一个典型的人物,他的家里在县城有一百亩土地,家里三口人,父母非常勤奋,家里条件还算不错。
最起码有自己的小型拖拉机,还有各种农机具,一年下来,也能攒下个万八千的,在城关村里面,可是算得上富裕户了。
孙大壮初中没毕业就不上了,开始跟着父母在地里滚了两年,就说啥也不去了。
他长得跟名字倒也相符,人高马大的,身上有使不完的力气。不去地里之后,他就跟着小伙伴们一起去了军垦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