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身他们定的工资在当地就已经不低了,而且伙食都是扎扎实实的好,这回能涨,下回也能涨,时间久了不合适。
更何况,村里人给家里干活,也不单单是冲着钱的。他们干活是为了挣钱,可有时候光拿钱说事儿,那又叫大伙儿觉得被看扁了.....
说起来,这也是种颇微妙的心理关系,乌兰可能不会解释,可长久扎根在农村,已经让她下意识做出了别的选择——
不涨工资,但发福利!
这点儿宋檀是不能体会的,但是听她妈的,不能说绝对没错,可大多数时间都是没错的。于是她也开始打电话安排了。
等到如今,食堂里灯火通明,萝卜缨瘦肉汤香气扑鼻,大盆大盆的红烧肉在灯光下颤巍巍、油汪汪,被满桌子的菜挤在中间,格外醒目。
整条的烟也拆了,不分男女,人人都塞一盒。还有就是啤酒白酒饮料......
大家拖着疲惫的身子坐在这里,一人先喝两碗汤振振精神,接下来就没有一个人不满意的!
真要说起来,这花钱没比给大伙涨工资少,可听着大家热热闹闹的喝酒聊天,甚至还有人主动问着招工的事儿,宋檀却仿佛明白了什么。
就连小祝支书也坐过来,叹了口气:「我总算知道为什么有的乡镇企业家明明工资开的也不错,但却还是不够有口碑,也不够叫乡亲信服的原因了。」
那就是,没有融入村里人当中。这种「融入」听起来很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