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25c的寒雾中,6号核电站的预应力安全壳如巨型银环矗立在冻土之上,钛合金穹顶结满冰凌。
三台千吨级龙门吊正吊装液态钠循环管道,工人们用喷灯烘烤接缝处的霜层。
远处,西飞改造的运-20战略运输机轰鸣着掠过江面,将最后一批碳化硼屏蔽体投送至工地。
总控室内的电子屏显示:6号站主设备安装完成92%,低温耐受测试通过!
东南沿海,闽江口。
台风季的暴雨抽打着23号核电站的防波堤,模块化钢架在狂风中岿然不动。
海浪拍击声中,工程师们正用激光校准仪调整蒸汽发生器角度,钍基燃料棒被密封在充氮运输舱内,等待吊装。
此时,数据终端不断的闪烁:23号站抗台风设计验证通过,一回路钠泵压力测试达1200平方米每小时!
中原腹地,黄河滩涂。
45号站的蜂窝状工地在麦浪中格外醒目,成排的钛合金加工机床正切削着反应堆压力容器法兰。
来自西北的稀土涂层专列刚刚到站,工人们将吸波材料喷涂在安全壳接缝处,误差不超过0.01毫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