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沈飞总装厂。
清晨的朝阳穿透云层,将银灰色的厂房镀上一层金辉。
厂区外,红旗猎猎,军乐队奏响《钢铁洪流进行曲》,重型卡车满载着钛合金大梁和复合材料蒙皮缓缓驶入闸门。
总装车间内,激光校准仪在流水线上投射出幽蓝网格,机械臂悬吊着歼-35的菱形机身骨架,像拼合一把未来战刀的刃脊。
工程师们手持精度测量仪,核对每一处接缝的吸波涂层厚度,误差不得超过0.01毫米,否则将影响隐身性能。
“第0001号机,太行改发动机对接完成!”
总控台的广播响起,装配组组长将最后一颗隐身螺栓旋紧。
这台发动机的尾喷管采用龙国独有的稀土-钨合金蜂窝结构,红外辐射强度比在“红旗军演”上飞行的验证机降低了60%以上!
车间的穹顶突然滑开,天光倾泻而下。
首架量产型歼-35被牵引车缓缓拖出,暗灰色涂层在阳光下泛出诡异的蓝紫眩光,仿佛能吞噬电磁波的深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