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民在他们眼中从来都只是工具。
他们都乐意看到百姓富庶,百姓爱戴他们。
他们也爱民,只不过他们的爱就像看待自己家的猫猫狗狗,看待为自己捕猎的猎犬。
“朕开设学宫,让诸子百家传扬学说,是为了大秦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普通百姓学的东西,等《万民典》编撰完成,让他们学会相同的文字,让他们对大秦有归宿感。”
“学宫教的东西,更多的是培养如何种植,制造更便捷的工具,还有医术,这些人学会了,再让他们传扬天下,这又有什么问题呢?”
“只有这样,只要百姓过得更好,寒冬来临之际,他们能有一处庇护之所,春收秋收后,他们能吃上自己种的粮食。”
“他们也不需要每日耕种,闲暇之余也能走出去看看这大好山河。”
“朕相信,百年之后,他们就不会认为自己是什么六国遗民,天下都是大秦人。”
任何时代,任何的社会模式,阶级之间的差距是消除不了的,更何况是当今这天下第一个封建王朝?
赵凌不可能凭借一己之力就强行打破这种上层人对下层人的知识壁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