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尉缭看来,一个人是否有才,是很难判定的,别人说有才,不代表赵凌也觉得有才啊,天下太大,若人不到咸阳便要举荐,那便只有郡守县长等官员进行举荐,其中就太复杂了。
普通人一旦入了尚学宫,那可几乎就是有了逆天改命的机会,其中利益牵扯实在太多。
赵凌摇头道:“不靠举荐,以应试答辩为标准。”
“简单举例,法家考试便需熟读秦律。”
“墨家便要掌握力学、光学、数学。”
“还有《万民典》上的内容,解释其中意义,进行默写等。”
赵凌笑道:“想要做到这些,还需要时间,万民典尚未编撰完成,百姓也尚未富足,纸张也还未能普及天下。”
“如今尚学宫便只收有学之识,教会了他们,再让他们去各郡县乡里教普通人。”赵凌说道,“法不轻传,道不贱卖,若不设立门槛,任谁都来尚学宫求学,可不是什么好事。”
当今天下,有学之识多半都是贵族之后,亦或者是那些贵族的门客,普通人连字都认不全,赵凌还没疯到现在就玩什么科举。
第169章:掏尉缭的老底
创办尚学宫当下的目的便是吸收这一批人为己所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