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生亦往后退了三步,行礼道:“陛下能做出如此决策,师弟定是费心不少,我等却还出言不逊,师弟宽宏,勿要计较。”
一众博士纷纷向淳于越行礼。
淳于越没有说赵凌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决策,但在他们看来,新君继位,要让他更改始皇帝之前下达的政令,甚至说改变治国方针,淳于越定是功不可没。
这一刻,淳于越已然成为了儒家的新领袖,若赵凌真的以儒学教化百姓,那淳于越的功劳可以比肩儒家几位圣人。
淳于越也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诸位同门似乎误会了。
他若不作解释,那他在众人眼中便有劝谏新皇之功,说不定将来名留青史,儒家弟子都会记住他的功劳。
“诸位师兄弟勿要如此,陛下本就是仁德之君,今日觐见陛下,淳于越并无任何劝谏,诸位勿要误会了。”淳于越连忙扶起伏生和叔孙通,“两位师兄,淳于越不敢贪天之功,也不愿做那欺世盗名之辈。”
伏生和叔孙通等人挺直腰杆,更是敬佩地望着淳于越。
此等天大的功劳,淳于越竟然不要,可见其风骨。
第42章:书是带不走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