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今日不过是劝谏,朕若是杀了他们,那就会背上冒杀功臣的暴君之名,三大氏族的势力盘踞全国,更是掌控了当地的粮食和兵马,饥荒之年,各地灾民无数,只要他们愿意开仓放粮,那些灾民都会忠于他们,军中也有不少出自三族的老秦人。”
“杀了他们,大秦的根基会动摇,六国贵族的势力再趁势而起,天下大乱。”
张良听赵凌这么说,沉声问道:“陛下既然知道后果,今日在朝堂之上又是为何?”
张良心中有所猜测,此时对赵凌的好感降低了不少,如果赵凌只是为了在他面前做做样子来博取他的忠心,从而闹出这么大的动静,置天下于不顾,那他这戏也做得太过分了。
真是这样,那只能说明赵凌这人内心虚伪,且不分轻重,或许他可以是一位博学的好友,但绝不是一位合格的帝王。
他可以治理一郡,却未必能安抚天下,更不要说之前许诺的清明盛世。
张良想到这里,已有隐退之心。
“为何?”赵凌慢慢转过身,冷声道,“大秦各地饥荒,百姓食不果腹,六国贵族积粮屯兵,三大氏族也不妨多让,一个个的蠢蠢欲动,始皇帝驾崩的消息一旦传出咸阳,他们就会反。”
“三大氏族是为大秦立下汗马功劳,但他们今日一句死谏便要左右朕的决定,今后朕要做的事情还有太多都是他们无法理解的,是不是朕做出一次决定,他们一次死谏,朕就要妥协?”
“朕知三大氏族的力量不可忽视,但朕要的是听朕话的三大氏族,而不是整日想着为家族谋取利益的氏族。”赵凌盯着张良,“子房你不必自谦,你有为相之大才,朕向来用人不疑,今日所为也不是为了笼络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