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三匹快马在通往各地的官道上疾驰,很快便穿过一个又一个完全看不出村子模样的村庄。
得益于平县国际化级别的飞速发展,加上经过治理开发后的青江、宁江水系那极度发达的水运,以及极其优厚的商业环境,使得原本这片原本深受水患之害的土地成了八方来财的聚宝盆。
不断有富户、商人搬到平县定居,使得平县的土地租赁价格日益飙升,几乎成了寸土寸金,要不是陆晨当初不准买卖土地,所有人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平县的地价怕是要上天。
但即便买不了地,商人们还是宁愿花大价钱在平县租地,也不愿放弃平县这不仅政策极好、不必担心盗匪和邪修的威胁,而且交通极为便利,距离京畿之地还不远的商贾圣地。
因为这里的商机实在太多了,简直遍地黄金,只要是稍微会做生意,有点家底,加上敢打敢拼,让平县生产的货物通往大江南北,就能大赚特赚。
甚至可以说是麻袋装钱。
做生意的多了,对人力的需求自然也就高了,而且方玉的眼光极为敏锐,时刻关注着天工司的动向,每次天工司一推出什么产品,他就立马交上一笔不菲的专利费,而后直接以官府的名义,在平县建厂投产。
水泥、肥皂、蒸馏酒、白盐、灵晶灯等等新鲜事物在以官府的名义一经推出,就广受欢迎,无数商人蜂拥到平县县衙,寻求跟官府合作。
方玉自然不会拒绝。
渐渐的,平县官府的国营生意越做越大,不少有实力的商人接连跟进,无数工厂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极大的人力需求,促使平县和禹、隋两州各县不断吸收外来的流民。
没过多久就把周围几个行省的原本活不下去的流民吸收了个干净,使得禹州、隋州的人口极速膨胀。
一个直辖州的行政区域,人口竟然堪比一个行省,明明已经免了两年税,但上缴国库的银子却依旧冠绝全国,仅次于有陆晨亲自坐镇的京畿之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