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生是死,是荣是辱……就看他蓝玉自己,有没有这个造化了。”
---
朱元璋这番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暗藏机锋的“恩典”和“考量”,清晰地落入了前排三位重臣的耳中——魏国公徐达、韩国公李善长、曹国公李文忠。
三人几乎同时垂下了头,姿态恭谨无比。
“陛下圣明仁厚!永昌侯若知陛下如此宽宏,必当感激涕零,肝脑涂地以报!”李善长第一个开口,声音平稳,带着老成谋国的恳切,将“仁厚”二字咬得极重。
“陛下天恩浩荡,不计前嫌,实乃蓝玉之福,亦是我大明之幸!”李文忠紧随其后,语气充满感佩。
“陛下思虑深远,无论用与不用,皆为社稷计,臣等拜服。”徐达言简意赅,沉稳如山。
三人表面上唱和着“陛下仁厚”、“天恩浩荡”,言辞恳切,赞誉由衷。然而,那低垂的眼睑下,隐藏的却是几乎一模一样的、冰冷刺骨的清醒与……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诮。
仁厚?
徐达心中冷笑。洪武朝的勋贵,谁没见识过陛下“仁厚”背后的雷霆手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