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老将都认识这位沉默寡言却勇猛善战的同袍。
他归附大明后,随军北征,屡立战功,为人忠直,本是大明难得的将才。
如今,却为了燕王的“靖难”,战死在与朝廷大军的沙场之上!
“可惜了……真真是可惜了!”一位与张玉有旧的老侯爷连连摇头,痛心疾首,“忠勇良将,竟落得如此下场!待朝廷平定燕藩之乱,他这……怕是要算附逆了!家中妻儿能不被株连,已是皇恩浩荡!还指望什么追封荫子?国公侯爷?唉……痴心妄想啊!”话语中充满了对张玉结局的悲悯和对这场“朱家内战”的深深无奈。
天幕画面并未在张玉战死的悲壮一幕上过多停留,而是紧紧追随着那支狼狈北撤的燕军残兵。
朱棣伏在次子朱高煦的马背上,脸色惨白,气息奄奄。
燕军丢盔弃甲,旗帜歪斜,士气低落到了极点,如同惊弓之鸟,仓皇逃离那片吞噬了无数袍泽性命的修罗场。
就在残兵败将即将完全脱离战场,后方追击的南军弓弩手已然引弓搭箭,冰冷的箭簇瞄准了那伏在马背上、几乎毫无防备的燕王背影之时!
异变陡生!
一名身着文官袍服、显然是监军身份的官员,如同疯了一般从后方策马狂奔而来!
他手中高举着一卷明黄色的帛书,声嘶力竭,用尽全身力气发出凄厉到破音的嘶吼,那声音穿透了战场的喧嚣,清晰地回荡在天幕上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