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9章 八十万铁骑压境 (3 / 6)

作者:老张5592 最后更新:2025/7/10 6:13:55
        残破的奉天殿内(修复痕迹处处可见),身着崭新龙袍的朱棣面色凝重如铁。他面前巨大的舆图上,西北方向被用朱砂狠狠划了一个巨大的圆圈!一道道代表着军令的箭矢,从应天疾射而出:

        北疆铁壁:画面切换至风雪漫天的塞北。“朵颜三卫,火速撤回北平!大宁诸军,放弃防地,全力拱卫北平!”朵颜三卫的蒙古骑兵在号角声中调转马头,卷起漫天雪尘。大宁的明军步卒匆匆拔营,辎重车辆碾过冻土。

        化敌为盾:镜头掠过一张张熟悉而复杂的脸庞——吴高、平安、盛庸!

        这些曾在靖难战场上与朱棣杀得难解难分的南军宿将,此刻竟被一一推到了帝国北疆的最前沿!

        任命诏书特写:“擢吴高为大同都指挥使!”“复平安北平都指挥使!”“命盛庸整饬宣府防务!”

        旁白音带着紧迫:“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永乐帝摒弃前嫌,启用宿敌,唯才是举!令其镇守要害,以抗西虏!”

        宗藩屏翰:画面西移至秦、晋藩王封地。秦王朱尚炳、晋王朱济熺皆披甲佩剑,神色肃穆。王府校场上,军士集结,旌旗猎猎。旨意传达:“着秦、晋诸王,整军经武,严守关隘,绝不容帖木儿一兵一卒踏入西北!”

        蛟龙探海:镜头最后转向波涛汹涌的东海之滨!庞大的大明水师舰队正在集结升帆,樯橹如林!旗舰之上,将领目光如炬,望向西方。

        旁白:“另遣精锐水师,扬帆远航,沿‘西洋’(明初对印度洋的称呼)北上,深入‘两河’之地(指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域,即美索不达米亚,当时明人对此地域的模糊认知称呼),不惜代价,刺探帖木儿大军动向虚实!”

        画面最终定格在朱棣紧握的拳头上,骨节发白。整个帝国,如同被上紧了发条的战车,刚刚结束内战,喘息未定,便又被迫拉响最高级别的警报,直面这来自万里之外的灭顶之危!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