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帝眼中没有丝毫对儿子们复位的欣慰,只有冰冷的评估和深深的失望——这几个儿子,在他眼里,已经是彻底无用的弃子。
天幕画面聚焦到另一人身上——宁王朱权。他年轻的面庞上带着明显的阴郁和不甘。
“宁王朱权,坐拥大宁重镇,带甲八万,革车六千。燕王起兵,借‘求救’之名入大宁,挟持宁王,尽收其精锐朵颜三卫为己用,并许以‘事成中分天下’……”
画面重现大宁城下,朱棣与朱权“执手相看泪眼”的“感人”场景,随即便是燕军接管宁藩兵马的冷酷现实。
“……及燕王入主京师,宁王求改封苏州。苏州,江南财赋重地,繁华冠绝天下,然其地……乃建文所封吴王朱允熥(懿文太子第三子,建文初封吴王,后废为广泽王)之封国。以‘畿内重地’为由拒之。”
“宁王复请改封钱塘。钱塘,古吴越之地,亦为形胜之区。答曰:‘皇考以五弟封吴,后竟不果。建文无道,封其弟允熥于吴,竟亦不克享。钱塘亦畿内,且前代如吴越王钱氏,亦难长久。’再拒之。”
画面中,朱权脸色铁青,眼神中压抑着怒火和绝望。最后,画面定格在南昌城头,宁王大旗升起。
“宁王无奈,自请居南昌。诏许之,遂改封南昌。宁王至南昌,即称病不行,实则赖定此地,不复他迁。”
--
天幕上,“吴王朱允熥”几个字,如同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朱元璋的心头!
老皇帝脸上的淡漠瞬间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骇人的阴沉!他眼中寒光暴涨,搭在龙椅扶手上的手猛地攥紧,骨节发出“咔”的轻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