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敢悍然谋逆者,无非欺朕年少新立,天下未附;又臆测朕必不敢亲征,至多遣将讨伐。彼便可恃其积威,以甘言厚利诱我大将,或可成事!”
“然——”
宣德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雷霆般的自信:
“今彼闻朕亲提六师,御驾临阵!其胆魄……恐已碎矣!焉敢出城逆战?”
“大军至日,擒此獠如探囊取物!”
这番条分缕析、鞭辟入里的论断,如同投入洪武朝堂的一颗巨石!
“这……这腔调……”洪武十三年勋贵班列中,一个侯爷下意识地喃喃出声,脸上浮现出极度的惊愕和一种似曾相识的恍惚感,“这不就是当年……”
他话未落音,周围数道目光已如闪电般射来!充满了惊骇与制止!老侯爷猛地一个激灵,后半截话硬生生卡在喉咙里,脸色瞬间煞白!
他想起来了!当年燕王朱棣在北平,听闻建文朝廷派李景隆率五十万大军来攻时,也曾如此这般,将李景隆的性格、能力、可能的行动剖析得淋漓尽致,断言其必败!那番言论,与今日宣德评价朱高煦的口气、逻辑,何其相似乃尔!
这简直是靖难旧事的翻版!只不过当年被评价为“寡谋骄矜、色厉内荏”的是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而今日被宣德帝断定为“外夸内怯、狐疑不定”的,是燕王朱棣的次子朱高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