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6章 高炽去世靖难再起 (2 / 6)

作者:老张5592 最后更新:2025/7/10 6:13:55
        而朱高煦,那个曾经桀骜不驯、屡次觊觎大位的二弟,此刻却像被抽掉了脊梁骨,一脸颓唐麻木,混吃等死的暮气沉沉。

        未来的画面无声诉说着一个残酷的现实:只有当大哥朱高炽稳坐龙椅,他们兄弟三人才能勉强维系着这份诡异的、脆弱的平安。

        看着天幕上三个儿子那迥异却都深陷命运泥沼的姿态,朱棣心中并无多少胜利者的快意,反而涌起一股深沉的疲惫与释然。

        他深吸了一口带着草木气息的温热夜风,仿佛要将那份沉重呼出体外。他缓缓地、带着一种确认般的力度,伸出手,紧紧握住了身旁徐妙云微凉的手。掌心相贴,传递着年轻躯体内奔涌的血液温度,也传递着一份跨越时空的笃定。

        “妙云,”朱棣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带着二十一岁青年罕见的沉重,目光穿透眼前流萤,投向那未知的、被天幕昭示的未来,“让高炽承继大宝……我们的选择,没有错。”

        他用力握了握妻子的手,指节微微发白,像是在寻求支撑,又像是在对命运做出宣告,“只要他在位一日……瞻基那孩子,就绝无可能重蹈允炆的覆辙!”

        话语斩钉截铁,蕴含着他对长孙的期许,更饱含着对建文朝那场骨肉相残、血流漂杵的靖难之役刻骨铭心的警醒。以高炽的仁厚、稳健与政治智慧,定能平稳过渡,为大明培养出一位合格的守成之君,彻底斩断那可怕的轮回。

        徐妙云感受着丈夫掌心传来的滚烫力度和年轻生命的蓬勃脉动。她清丽的脸庞上,那份因目睹未来陵墓而生的复杂神色渐渐沉淀,化为一种洞悉世事的澄澈与了然。

        她并未直接回应丈夫对儿孙的论断,而是将目光重新投向天幕上那座象征着权力终结与永恒沉寂的长陵,以及陵寝背后那象征着诸王藩篱的连绵燕山剪影。

        晚风拂起她鬓边一缕青丝,声音轻柔似水,却带着洞穿迷雾的锋芒:

        “高炽秉性仁厚,确为守成良主。”她顿了顿,眼波流转,带着一丝看透丈夫心思的慧黠笑意,侧首望向朱棣,“更何况,有你这二十二年……春风化雨、不动声色的‘削藩’之功在前。这九州四海,诸藩屏列,可还有哪一位藩王,能再效仿夫君当年,举得起那面‘靖难’的大旗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