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要在田地里忙碌,那么什么时候才有工夫脱粒呢?
答案就是晚上!
经过一天的劳作之后,壮劳力们在河里洗掉身上的泥浆,匆匆地吃过晚饭,又要投身到紧张的脱粒工作中去。
除开知青点和陈凡家,整个卢家湾6队共有46户,也就是有46个场坪,另外村口的牲口棚那里还有一个最大的场坪,所有的稻谷都分散晾晒在这些场坪上。
可是小队里面只有两台踏板打谷机,不需要机械动力,全靠人工脚踩,再通过齿轮带动打谷轴旋转,将谷子从稻草杆上打落下来。
这两台打谷机就放在村前的牲口棚旁边,几乎承担了三分之一还多的脱粒任务。
剩下的近三分之二怎么办?
那就只能靠“纯手工”的拌桶。
(拌桶,这种是“高档货”,里面是像梯子一样的脱粒杠,还有一种是里面只有一根横杠,将稻谷甩在横杠上,用来帮助脱粒)
四四方方一只大木盆,里面装有用来脱粒的木杠,全靠人工拿着稻把,用力砸在木杠上,使得稻谷脱离稻草杆,达到脱粒的目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