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非常简单,因为高考考的是真正的“理论知识”,而这时候的中学课本,与“理论知识”是脱节的!
之前陈凡在南湖公社新华书店买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全套课本,以为凭着这套课本,就能考上大学。
等他看完那些中学课本,才知道是自己想多了。
这时候中学的数理化教科书,只有很薄的两本册子,一本是《工业基础知识》,简称“工基”,另一本是《农业基础知识》,简称“农基”。
整个4年中学阶段,除了语文数学政治,就是学这两套教材。
《工业基础知识》内容只涉及到一些物理,主要是讲机器的构造、机器的运作等,《农基》则会涉及到一些化肥、农药等方面的内容。
但无论是“工基”还是“农基”,目的都是为了日后当工人、当农民做准备,因为这时候提倡的是教育要和生产劳动相结合,要“学以致用”,所以就学《工基》和《农基》。
可是靠这些知识,能参加高考的数理化理论考试吗?
明显不能啊。
与其说这两套是理工科教材,还不如说是后世职中的“专业课”教材,还是非常初级的那种。
而在“10年”之前,也是通过高考来选拔人才,当年的人都还好好地活着呢,哪能不知道高考是怎么一回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