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半个月的会,回来后又等了一个多星期,顺便做完已拍摄片段的后期,陈凡对《道士下山》的理解又深了三分。
原本计划用半个月的时间,拍完剩下的几场戏,但在他忽然一朝顿悟之后,只用了短短十来天,就将《道士下山》拍摄完毕。
陈凡站在道具箱上,拿着铁皮大喇叭高声呼喊,“我宣布,《道士下山》正式杀青。”
嗯,就是杀青。
“杀青”这个词,最早是西汉的文学家刘向所著的《战国策序》里面出现的。
原来的意思是指竹简制作过程中的一道工序,即用火烤干竹简的水分,以便书写和防蛀。
后来这一术语逐渐演变为文学作品书写完成、可以装订成册的意思。
在1947年的时候,上海昆仑电影厂拍摄经典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导演蔡楚生在电影拍摄完成之后,高呼“杀青”,这一叫法迅速在行业流传,成为华语电影创作的标志性术语。
不过在大风天的时候,这个词变得少有人提及,或许有极少数,或许完全没有,大家都很一本正经地宣布拍摄结束。
就在前不久召开的文代会上,老政委提出要给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松绑,再加上《大众电影》多次“胆大妄为”,也没有闹出什么不好的后果。
所以陈凡终于在大庭广众之下,喊出憋了许久的“杀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