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凡接过去看了看。
棉纺厂的产品类别还不少,从最基本的棉布、棉纱、混纺布,到下属服装厂出产的服装、床上用品、劳保手套等等。
涉及多个品类的十几种产品,可以应用于服装、医疗、工业等领域。
这样的产品显然没有多少竞争力,事实也是如此。
在70年代,我国出口的产品,基本以矿产品、农副土特产品为主,兼有少量的工业品和工业设备。
而且出口对象也基本固定,以亚非拉国家为主,像生丝、茶叶、豆饼等农副土特产品在国际市场比较受欢迎。
这些对外出口的产品收益,也是我国主要外汇收入来源。
其实也不是没有工业出口,比如京城仪表机床厂生产的钟表机床,当年也出口到过西方国家,只不过这样的产品太少,而且数量也不多,对经济和外汇几乎没多少影响,更多的还是一种“荣誉感”。
(70年代出口的仪表机床C0608-1型)
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同学都知道,附加值最低的就是矿产、农产品之类的初级品,工业品的附加值相对较高,最高的则是蕴含科技含量、而我们自己又暂时没有掌握的高级设备,比如万门程控交换机,以及部分高端医疗器械。
现在姜恒这份资料上的,虽说不是初级农产品,但附加值也相当有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