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博物馆,便是未来的国家博物馆。
最早可以追溯到1912年筹备的“国立历史博物馆”,建国后将其更名为“BJ历史博物馆”,50年成立了中央革命博物馆,后来又几经变更,到69年9月,两座博物馆合并,成立了现在的“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作为一家综合性博物馆,里面的藏品从远古时期、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到新时期的器皿、文字,从夏商周的青铜器,到明清时期的各种珍贵古董,乃至于现代各种历史事件相关的重要物品,充分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一脉相承。
陈凡要学习古董知识,和其中蕴含的历史意义,这里是必不可错过的地方。
来这里还有一个好处,或者说是优势。
咳咳,在前些年的时候,作协不是停止运营了么,有不少老作家、文学大师没地方去,就被照顾着安排到了这里工作。
即便现在作协恢复办公,依然还有很多人没有落实工作安排,有些人甚至直接在博物馆干到退休。
所以当陈凡拿着工作证,跟这里的负责人接上头,那就跟回了家一样。
或者说,比回家还舒服!
比如说,他可以拿着抄下来的甲骨文、金文,跑去某个资料研究室,拉着某位老先生请教这些文字的含义。
又或者直接缠着馆长,深入到大门紧闭的仓库里,研究那些常年不见天日的珍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