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说完,杨书记呼出一口长气,正要说话。
这时旁边的肖烈文突然呵呵笑道,“这不就是20年前,我们搞过的‘土大学’吗。”
听到这话,刚才还有些紧张的杨书记几人不禁心情为之一松,纷纷大笑起来。
所谓的“土大学”,并不是指后世那种与“土木”、“考古”或“农业”等相关的专业院校,而是在20年前,跑步前进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的一种教学方式。
土大学一般由高中、甚至初中转型、或者支持而来。创办者则以公社或生产队为主,校园就在工厂的车间、以及生产队的田间地头。
课程设置的内容,也与生产紧密相连。
比如机械厂办的“某某机械厂大学”,学的就是钳工、锻工、车工等等内容,教课的老师有两类,一类是原来中学里的任课老师,主要教授文化课,人称“文教授”。
另一类则是工厂里面的老师傅,负责教授专业技巧,被称为“土教授”。
生产队亦然。
当年各种各样的“生产队大学”也不少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