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凡现在跟狗子们熟得很,它们看了人,也不起身,甚至连叫都懒得叫,只是呜呜两声,又趴着不动。
狗子不理他,还好有人理。
家里有人的,看见陈凡,都远远的挥手打招呼,“陈老师没去招聘会啊?”
陈凡也挥了挥手,“有杨书记他们在,我去凑什么热闹?”
有男人在家的,会走出来敬烟,“杨队长他们去挖甲鱼了,这两天估计要分一分,明天有空没,来我家喝酒。”
陈凡接过烟夹在耳朵上,“后天行不行?明天要去9队。”
到处吃请,已经成了陈凡的常态,只要杨书记他们不来家里打秋风,他就不用自己做饭,几乎是走到哪儿就吃到哪儿,而且邀请多得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对了,听说以前6、70年代,有些地方上门做客要自带口粮。
这种事在南湖公社也有,但仅限于镇上,而且也不是带口粮,而是给粮票。
没办法,每个人的粮食都是限量的,客人吃了、主人家就要少一份,当然要将粮票补上,至于买粮的钱,则是由主人家承担。人家过来做客,不至于连几毛钱都出不起,家里缺的是粮票,不是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