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年头的小孩子最爱过两个节,中秋节吃饼、春节穿新衣。
供应月饼的量,根据地区和单位的不同、以及随着时间的变化,全国各地也各不一样。
有的年头物资相对充裕,每人可以购买一个月饼,若是物资不够,那不好意思,……比如有一年在天津,标准是每人半个,若是两大一小的三口之家,那就只有一个,反倒更少了。
但如果孩子长大些,一家人都去排队,便能买到1.5个月饼。
所以在6、70年代人们的记忆中,“分月饼”几乎成了过中秋节、一个必不可少的仪式,分到手里的那一小块月饼,也格外香甜。
配额多的时候也有,若是运气好,每人能分到一个月饼,看似少了切月饼的麻烦,但小孩子会用侦查员一样的眼神,从仅有的几个月饼上扫过,希望能拿个最大的。
其实都是同一标准的模具打出来的,份量都差不多,哪有那么容易分大小。
最后自己只能随便选一个,一边啃着月饼,再看看别人手上的,总觉得比自己的大。
然后在心里感叹一声,亏大了!
虽说月饼不够分,可有条件的家庭,也会想办法自己做月饼。
买一些核桃仁、花生、白芝麻、青红丝、冰糖等食材,将花生炒熟、核桃仁去皮捣碎,与冰糖、青红丝搅拌均匀,月饼馅就拌好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