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又在心里安慰自己,还好还好,到年底就是1.5771,明年是1.4962。
到了这里差不多就到顶,然后又开始逐年贬值,谷底是94年的8.6187。
其实还是比地下市场的1比10到12高。
90年代出国热最火爆的时候,还有过1比20的天价,也就是20块钱换1美元。
但是别想把美元留到那时候,因为这笔外汇根本就到不了他自己手里,所有外汇单,在取钱的时候都会换算成人民币给付,最多按照价值再发一笔“侨汇券”。
侨汇券之前解释过,凭着这个可以到友谊商店等涉外场所购买紧俏货和进口商品,与可以直接当钱使用的外汇券不同,侨汇券需要与钱一起使用,直到92年才被废止。
至于侨汇券的发放比例标准,咳咳,这个并非固定,具体给多少,领导说了算。
最低的时候百分之五、百分之六也有,最高的时候也只有百分之三十,也就是100块给30块的侨汇券,跟外汇券根本不能比。
可惜,外汇券的使用人士主要是“外籍”以及港澳台居民,除非有人肯移民,否则别想通过正式渠道拿到外汇券。
陈凡还在这里算账,而旁边坐着的赵俊辉早已惊掉了下巴。
23万美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