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午在学校上课,下午陈凡便出现在作协。
广告已经打出去三天,初步结果应该已经出来了。
也就是早在报纸上和作协门口都做了声明,只接受邮寄报名,要不然省城和周边地区的文学青年,都要跑到现场报名。
因为快啊。
现在自然没有现场接待的烦恼。
陈凡走进一楼的一间大会议室,这里面正忙得热火朝天。
一包包的信件被堆在门口的墙角,十几个工作人员忙着拆信、登记、收钱。
有些人是寄汇款单,这部分自然还要去邮局取款,还有些人则是直接将钱夹在挂号信里邮寄过来。
寄平信的几乎没有,要么汇款单、要么挂号信,因为更快、而且更安全,一般不会寄丢。要是为了省几毛钱寄平信,丢了报名费是小事,没报上名才损失大。
边慧芳正捧着笔记本来回统计,看到陈凡进门,她立刻小跑着过去,满面红光地说道,“主任,截止到现在,我们已经收到报名信一万两千多封,其中一大半来自本省,其余的也来自周边省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