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糊弄一个肯定是不行的,人家从几岁就开始背“三百千”,十几岁便大学毕业,做了知名中学的国文老师,能自编古文讲义,30岁名传学术界、40岁成教授,之后辗转于北大、复旦、南大、武大、江大等名校任教,最后才在江大安稳下来。
就这样的老学者,他要是敢糊弄,分分钟给他拆穿。
徐教授看着陈凡,也不着急,靠在椅背上,拿起一本满是笔记的书。
陈凡则在自我反省。
首先鲁迅的那种救国救民肯定不是,至于四大流派?好像都靠一点,然后又好像都不全是。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抬起头,小声说道,“写读者喜欢的作品?”
这个初衷似乎也不算错。
读者喜欢才会买账,这样他才能有收入,与他最开始的初衷完美契合!
徐教授却笑着摇摇头,“顶多算沾了点边,哪个作者会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让读者喜欢?这个当然不能算。”
他笑着说道,“刚才我说过,从你的文章里,我没有看到文心。你将文心理解为初衷和目的,不能说错,但也不全对。文心这个东西,类似于道,不可言传、只能意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